close
有新朋友告訴我「登山一定要穿Gore-Tex外套」,這句話沒錯但也不完全正確。試問多少完百前輩有人手一件Gore-Tex嗎?
圖片取自Gore-Tex官網
先來看看這樣詢問的新朋友,大多對Gore-Tex的誤會有多大~
- 誤以為Gore-Tex外套 等於保暖外套
坊間大多販售的Gore-tex為兩件式外套的形式,內層會套接一件羽絨、刷毛或化纖…等材質的”保暖層”,所以當兩件一次穿起時,當然深具保暖效果,但單件式的Gore-tex外套是沒有保暖功能的。再拜購物台誇飾的介紹所賜 ;
(購物台:「是芥末日、明天過後,唯一能存活下來的人,就是有穿Gore-Tex保暖的人! 」激動的口吻搭配電影暴風雪畫面的電視牆背景)
因此讓很多新朋友們誤以為只要有掛Gore-Tex吊牌的外套就等於保暖外套。其實不完全正確歐。 - 不知道Gore-Tex外套等於雨衣
新朋友乖乖聽從領隊教導,上山前去戶外用品店採購雨衣,我提醒她身上的Gore-Tex外套可以當雨衣使用,不見得要再採買,得到她一句驚訝:「Gore-Tex可以當雨衣!? 」 我:「是阿…它就是一件高級雨衣呀…. 」。(防水的外套and雨衣…不一樣嗎?!) - 視Gore-Tex如神衣,冬暖夏涼、擋風擋雨,絕對透氣?!
擋風擋雨沒問題,但冬天要暖需搭配保暖層,絕對沒夏涼這回事,而”透氣”…這官網標榜業界之首的優點,個人認為是一種”比較級”,而且視”使用者”而定,所以穿過的人褒貶不一。
Gore-Tex知識網路上很多,但是許多新朋友上山前要挑選,卻是問號一堆,建議你先想想自己是以下哪一種人 ;
- 不常上山者。家裡有既有的兩件式外套。
可以先擋著用,上山前確實將兩件式”拆開”打包進背包,才不會下雨時臨時在雨中狼狽拆解,更千萬不要不拆直接穿了,試想穿雨衣行走時已經又濕又悶了,雨衣裡還有一件保暖層,豈不是雪上加霜、雨中加悶濕?! 拆解後的外層防水放在背包好拿取的位置當雨衣、風衣使用。內層保暖層則可夜晚、抵達營地/山屋或緊急狀況保暖。 - 不常上山者,還是可採購兩件式外套,日後冬天、或旅行時使用
兩件式外套的總重對登山自背是偏重,但能被大多的旅行者接受且符合需求,台灣冬天東北季風的風寒效應加持,兩件式外套的確是擋風保暖很實用。 - 視輕量化至上、專業裝備投資為唯一
建議讓雨衣、保暖衣專業分工,分開採買在重量、保暖度、材質上將有更多的產品選擇,也能更精準符合個人需求。
符合登山需求的防水材質不只一種
除了Gore-Tex以外的防水膜品牌、種類眾多Hyvent,eVent,powertex…族繁不及備載,與其對各家防水係數、透氣指數的數值論戰、錙銖必較,倒是建議新朋友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所在。以後會常上山? 上高山、中級山還是郊山? 自己是不是怕熱汗多?畢竟台灣高山還是比郊山涼爽,台灣夏日的郊山,大概只有”國王的新衣”那個牌子感覺的到透氣吧?! 還有台灣地形多樣,號稱如何耐磨的布面,也很難禁得起尖銳岩壁磨、樹枝鉤、箭竹林刷刷刷。因此對防水外套的期望值是….? 基本堪用勾破也比較不心疼,還是,各項數值都要樣樣第一才符合心中的專業。或是現在更多人選擇,穿上去美麗好看才是重點。各種挑選方向提供新朋友思考,等走出一定的經驗值之後,就會如前輩們一樣想法豐富且各具特色。
所以正確來說登山一定要有的是 雨衣(褲)+保暖衣物。而是不是一定要Gore-Tex?!個人認為正確的使用與挑選觀念,發揮防水技術最大的效益,會遠比非它莫屬的崇拜還來的更有意義。
以上純屬個人心得,因為很常被新朋友詢問到這個問題,所以寫一篇分享,無任何商業行為立場,也不想掀起任何筆戰,請讀者知悉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